沈阳所举办“歼15着舰十周年”媒体见面会
11月25日14时,沈阳所在融媒体中心举办“歼15着舰十周年”媒体见面会,党委副书记王东石致欢迎词。沈阳所首席专家王永庆,高级工程师王晓艳,航空摄影师卢刚,“罗阳青年突击队”队长班瑞阳讲述了与歼15飞机共同成长的故事,对中国工业报、辽宁日报、沈阳日报等媒体记者提出的问题,进行了详细解答。
开创历史:从陆地向海洋
“2012年11月23日,中国战斗机迈出历史性关键一步。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型舰载多用途战斗机歼15带着亿万人的期待,在辽宁舰上成功起降,中国战斗机实现了从陆地向海洋的跨越。从这一天起,中国海上没有舰载机的时代成为过去。歼15的每一次进步、每一个飞跃、每一项探索,几乎每一步都是第一次,都是从0开始。”
王永庆回顾了我国舰载机从关键技术预研,到初步方案,再到关键技术突破和近10年发展的全过程。从着舰到现在,歼15又经历了十年发展,接受了更多考验,具备了全任务能力。王永庆自豪地说,“这十年,我们不断提升装备能力水平,就是为了当我们的装备面对敌人的时候,我们不怕他!”
先进的装备、先进的技术、先进的作战理念,对科研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沈阳所和各相关单位的同志们,大家都憋着一口气,没日没夜的干,硬是把国外几十年走的路,用最短的时间走完了,国外需要2-3年才能实现上舰,我们2个多月就实现了。这支敢打硬仗的科研队伍与歼15一起成长,一批舰载机研发人员、试飞员和飞行员把青春奉献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。
关注焦点:飞行员们的感受
歼15飞机首次着舰,很多人都记住了“辽宁舰”甲板上的“生死十三秒”,而王晓艳却记住了戴明盟那一身的橙黄靓丽的联合服。
那一天,5名飞行员驾驶着飞鲨相继稳稳的落在了16舰的甲板上,出于专业的敏感,王晓艳观察到,只有戴明盟着装的是歼15飞机配套的高空海上联合救生服,而另外4名飞行员的救生服是从其他飞机上临时调用的。
王晓艳深情回忆了在歼15试飞过程中,研制高空海上联合服、飞行员氧气系统遇到的种种难题,尤其是飞行员对一线科研人员的信任和期待。“方案调整,产品调整,试验验证,一次次,一步步,找到了问题的症结,更找到了解决的办法,终于飞行员不咳了,嗓子不干了,分子筛机上产氧供氧让飞行员呼吸舒畅了,氧气系统一点一点赢回了飞行员的信任,飞机重新飞向高空。”
在沈阳所、在工作中,大家并没有将“飞鲨精神”挂在口头,但每个人都散发着光和热,点亮了自己,也温暖着别人。“做惊天动地事,做隐姓埋名人”,沈阳所人的一举一动,日日夜夜,质朴地诠释着航空人对祖国的热爱。
精神永驻:罗阳我的好兄弟
罗阳入沈阳所工作的第一张照片、罗阳在辽宁舰上的最后一张照片都是卢刚拍摄的。比罗阳大一个月的卢刚,与同在一起工作而且热爱摄影的罗阳,有着许许多多的共同记忆。
“在航空母舰上,罗阳总是随身带着小本,上塔台,下机库,边走边问边记录,还经常向军方领导、集团领导详细介绍歼15飞机性能,特别是在飞机库,他为飞机的后续保障工作倾注自己的心血。”“罗阳是一位从不爱给别人添麻烦的人,在舰上,他曾向集团重大项目办领导说有点心脏不适。领导要给他找医生看看,罗阳说没有事,一会儿可能会好一些,没想到后来发生的这一切”……说起与罗阳最后相处时光的点点滴滴,卢刚眼中泪花闪烁。
卢刚还讲述了在辽宁舰上,看到试飞员的勇敢与无畏,看到航空人的敬业与担当,看到共产党员的忠诚和奉献。在辽宁舰上,卢刚郑重地写下了入党申请书,两年后终于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。
前进方向:循着罗阳的足迹
2012年,班瑞阳还是一名大二的在校学生。歼15成功着舰那一刻的画面深深印刻在班瑞阳的脑海里,罗阳同志的事迹与精神时时刻刻敲打在他的心上,心中一直有个声音在回荡,那就是选择航空,循着罗阳同志的足迹,为祖国的航空事业尽一份力量。
入所五年,班瑞阳亲身经历了飞控系统向飞管架构的技术跨越。他讲述了作为队长,带领“罗阳青年突击队”的小伙伴们在重点型号、重点项目的研制中承担“飞管系统开发验证试验”等关键任务的成长历程。作为航空新青年,他相信每一个人都是罗阳精神的践行者,也是罗阳精神的受益者。他相信只要循着罗阳的足迹,坚定信心、砥砺前行,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