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

   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

振兴突破看沈阳 | 城与人的“双向奔赴”

2022-12-16 21:05:00
来源:人民网-辽宁频道
字号

  这是几个关于“人才”与“城市”的故事。

  近些年,这样的故事总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讨论,而当故事中出现“东北”时,似乎总伴随着“流失”“逃离”等字眼。

  本文中的几个故事就发生在东北,发生在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,沈阳。这些故事都有一个主题——相得益彰的“双向奔赴”。

  李洪谊:哈佛博士沈阳寻梦

  今年49岁的李洪谊,是沈阳尚贤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,哈佛大学博士毕业后,在一家科研院所工作,后来在岗创业,7年前,他干脆辞掉了原本稳定的工作,扎根沈阳,深耕智能机器人技术研发与应用领域。

  李洪谊并非辽宁人,为啥选择在沈阳创业?“沈阳是中国机器人的摇篮,有工业积累,有产业基础,另外,立足沈阳,也有助于拓展东北市场。”公司入驻沈阳高新区后,利好政策持续为李洪谊增添底气。“有房租补贴,水、电、取暖费减免,享受到的各种财政补贴累计过亿元。”

  作为医疗机器人研发方面的高层次人才,李洪谊获得了沈阳市政府特殊津贴,还入选了“兴沈英才计划”,共获得200余万元项目资金支持。“利用这些资金,聚焦前沿技术,进行新产品研发,申请了5项专利,现在有些产品已经开始销售了。”

  “兴沈英才计划”是沈阳市对原有的人才计划的升级,于今年5月推出,广受关注。该计划突出引育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团队,突出科技成果转化,突出创新平台建设,对来沈在沈的高层次人才予以奖励和科研经费支持,同时对产业人才、青年后备人才、技能人才也有各种补贴。

  “我们公司不少员工就享受到了补贴。”李洪谊说,公司如今有员工80余人,组建团队时,沈阳的科研资源和产业资源优势充分显现,公司在沈阳本地吸纳了许多来自科研院所、成熟上市公司的人才,并从北上广深等城市吸收了许多返沈就业的行业人才。

  38岁的中级工程师李娇就是其中之一。“我在沈阳读大学,毕业后,离开了沈阳,到广东一家外企工作,觉得自己就像大机器上的一颗螺丝,每天的工作也很机械,没有发挥、创新的空间。”外企工作4年,想换个环境的李娇回到沈阳,应聘到这家公司,如今担任产品经理,负责消化内镜系列产品的研发销售,成就感满满。“回沈阳,不后悔!在这里,我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。”

  李洪谊和李娇在讨论产品设计细节。尹柏寒 摄

  “去年,公司的营收达到了6000万。”李洪谊说,公司去年升为规上企业,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很高。“现在,我们每年仍在持续引进人才,研究革新行业前沿技术,把企业做大做强,也为沈阳的‘新’字号产业发展出一份力。”

  陈艳芳:岗位与人才精准匹配

  以产聚才、以才兴产。沈阳把服务产业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主攻方向,用高端产业“虹吸”高端人才,以高端人才助推高端产业。实施以带土移植的方式引进“项目+团队”,对落地项目给予奖励,战略科技人才领衔的项目“一事一议”;瞄准汽车制造、航空航天、新一代信息技术等18个行业领域共135个紧缺岗位,编制急需紧缺人才目录,精准引才。

  陈艳芳,北京大学药学理学博士,河北省人,去年9月入职东北制药集团研究院。说到为什么选择到沈阳就业,她坦言:“这里圆了我的职业梦。”

  原来,一直喜欢科研的陈艳芳,一心希望到研发岗位工作。招聘季伊始,她给自己选择就业城市画了范围,北京,或家乡河北。“有一天,学校就业中心的老师告诉我,沈阳来了一家单位,提供的岗位和条件都还不错……”得知是东北制药集团的研发岗位,作为主攻药学的博士,陈艳芳心动了,她主动联系了东北制药的人力资源部门。

  看到陈艳芳的简历,东北制药十分重视,拿出了具有强势竞争力的薪酬,也同意给陈艳芳提供她最期待的岗位。“当时,我感觉沈阳人很豪爽,很热情,来到这里工作,能得到比较好的发展空间。”陈艳芳说。

  于艳秋:给创新沈阳带来新“细胞”

  不只是吸引外地人才来沈,在培育和支持本地人才创新创业方面,沈阳也一直在努力。

  于艳秋,30多年前到沈阳求学,毕业后一直留校任教。8年前,48岁的她,做出了一个决定:在岗创业,投身商海,为医学临床试验搭建实验室,沈阳细胞中心由此创立。沈阳的科技创新事业又迎来了新“细胞”。

  “创业这几年,我很顺利,遇到的都是能干事、干成事的人。”于艳秋说,刚开始选址时,她来到沈阳高新区,从接触办事员到接触部门负责人到接触高新区管委会负责人,仅用了不到半小时,就对接好了地址,效率之高令她意想不到。此后,仅仅用了两个半月,实验室就按照国际标准全部装修完毕。

  沈阳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,目前,经认定人才总量达到11575人。于艳秋就是其中之一,她2020年被认定为高层次人才,得到了相应待遇和支持。“我个人这几年也有很大的成长和蜕变,在校园内,我是科技人才;走出校门,我有了企业思维。”在沈创业的经历让于艳秋对市情省情有了更深刻认识,今年,她还当选了沈阳市政协委员。

  于艳秋在查看产品实验报告。刘佳华 摄

  “这几年,省、市、区一出新政策,只要我们能享受得上,高新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就会及时通知我们申报,帮我们得到‘真金白银’的实惠。”2022年,沈阳细胞中心获得沈阳市“揭榜挂帅”重点项目资助300万元。

  沈阳:欢迎更多兴沈英才

  夜幕降临,沈阳细胞中心二楼灯火通明,几十张年轻的面孔神情专注地忙碌着。去年,沈阳细胞中心成为全球第10家通过国际AABB(血液与生物治疗促进协会)行业组织双细胞认证的机构,34岁的沈阳人葛昱彤是推进这项工作的骨干,她从中山大学毕业后,到深圳一家国企工作,2019年回到沈阳,应聘到沈阳细胞中心,目前担任质量管理部经理。“这个行业是新兴产业,我很愿意参与其中,同时,在家乡沈阳,幸福指数更高。”

  葛昱彤认为的“幸福指数高”,离不开沈阳的人才生态环境建设。

  关注创业就业的“每一道坎”,沈阳全方位为人才提供优质服务,努力做到 “政策好、待遇优、服务佳、环境好”。目前,沈阳正以风景、人文、时尚为要素打造青年友好型街区,以平台、环境、新经济为重点建设人才成长型城市。同时,加大人才安居保障,筹建人才公寓,沈阳通过租购并举、货币化补贴、实物配租等多种方式,实现年均7.5万套(间)住房保障能力,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。

  在沈阳风驰软件股份有限公司,吉林人王道林本科毕业后即来此工作,在工作中不断成长提高,如今成为资深软件工程师,能力不输同事中的博士硕士;在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,锦州人李飞宏硕士毕业,去年入职,落户沈阳,如今每月可以领取超千元的补贴……从职业发展到福利待遇,沈阳的人才政策体系越来越完善。

  去年推出“创新沈阳”人才新政3.0版,今年推出“兴沈英才计划”,沈阳着眼于振兴发展实际,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,增强城市对人才的吸附能力,用前所未有的诚意和力度,对高层次人才、产业人才、高校毕业生、技能人才给予全方位的吸引与激励,营造出城市与人才“双向奔赴”的生态环境。

  沈阳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,近两年,沈阳全市新增引育高层次人才4325人,引进博士1292人;吸引集聚26.78万高校毕业生来沈留沈创新创业。沈阳连续两年进入国内应届毕业生、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占比20强城市,居东北首位。

  关于兴沈英才和沈阳的故事,还有很多,还在持续上演。

  千千万万个这样的故事,正汇聚成沈阳振兴突破的新篇章。

[责任编辑:尹赛楠]

相关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