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-07-28 22:33 来源:中国台湾网 字号:小 中 大 转发 打印
28日下午,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进行了题为“扩大文教交流”的专题研讨。台北艺大教授辛意云发表了题为《加强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育》的专题演讲。(中国台湾网 杨丽 摄)
中国台湾网7月28日哈尔滨消息 28日下午,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进行了题为“扩大文教交流”的专题研讨。台北艺大教授辛意云发表了题为《加强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育》的专题演讲。演讲全文如下:
加强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育
辛 意 云
台北艺大教授
(2012年7月28日)
国学大师钱穆,宾四先生似乎曾这么说:“文化是民族的生命,没有文化,就没有民族;但民族又是文化的核心,没有民族,文化也无由创造,并且更无法凝炼,融合出更大、更恢弘的文化,而后再团结出更大,更有创造性的民族。”
文化是人类共同生活的总称,其中集结着各种生活的样式,也集结着各种代表文明的活动。譬如学术、思想、宗教、信仰、艺术、工技、文字、道德、政治、经济、军事等等。不过其中更重要的是,在这些种种文明的基础上,是否能凝炼、融合出人们共同的生命理想。有这理想,人们才能和平的相聚在一起,共同的营造生活,享受生命,消除生之恐惧,摆脱生存竞争淘汰的威胁。是以文化的这棵“生命树”的最高处,其实就是人类生命的共同理想。
而什么是这共同的生命理想呢?简单的说,就是“活着”,大家一起活下去;大家相互尊重的活下去;不仅资源共享,大家还可以活成像一家人一般。甚至于努力尝试走向世界大同。
人类历史上,曾有许多精采的民族,他们突然崛起,创造出优秀精采的文化,这些文化也是以影响后世某些文明的发展。但这些民族却又忽然夭折,不能延续。这如同肥沃月湾,这在上古时代,所谓河流流奶的地方,这里曾经崛起创造楔形文字的苏美人,武功盖世的阿卡德人、亚述人,以及建空中花园的巴比伦人、波斯人,他们像龙卷风一样瞬间兴发,征服一切,然后又倏然消失。他们并没有相互自然融合,成为一个共生、共存、共荣的大族,为两河流域,为此后的阿拉伯世界带来和平的契机。
同时,当时的北非还有古埃及人,他们的文明更是恢弘,他们甚至绵延了数千年。但他们也只是征服、控制、占有,并没有开展出各民族共生、共存、共荣的文化。而后古埃及人也衰败了,走入了另一个民族的征服中。
此后的古希腊人,他们有卓越的思考力、创作力,他们创造出自然哲学、政治理念,以及建筑、雕刻、史诗悲剧等艺术活动,这些真是惊人的文明,至今仍有穿越时空的影响力。但是古希腊的各个城邦,从没有自然联合成为一个希腊国,他们虽有海外的殖民地,但也没有融成具有共同生命理想的大族,而后也就沦为罗马帝国的奴隶。
至于古罗马帝国,征服了欧亚非,成为当时西方最大的势力所在,他们的“帝国性”,影响了中世纪、近世、甚至今天的许多西方国家,并成为这些国家的典范。但是数百年后,他们也就消失、瓦解在人类历史的舞台上了。
此外印度文化,虽也古老,也有他自身的文化力,但具有强烈的地方性,他们的种姓制度,就将自己的社会割裂了,并没有展现出人类在现实的人生中可以共同拥有的生命理想。
至于以色列,虽也是个古老民族,也创造了极其特殊的古老文化,但他们的文化似乎只为了犹太民族的自我团结而已。
甚至于我们也看见近代兴起的西方国家,神圣罗马帝国、奥匈帝国、圣法兰西帝国、以至日不落国的英国也都逐渐没落。因此西方历史哲学对历史上民族的兴亡、文化的发展,几乎有一共同的看法,就是一定会没落。西方历史哲学家史宾格勒就曾写出举世闻名的著作—西方的没落。说明西方社会必然会由鼎盛走向衰亡。略早于他的西方大哲学家黑格尔,则认为中华文化、中华民族已过了辉煌的时节,如同夕阳西下的太阳,没落后就不会再起了。中国近代学者,受这观念影响的人不在少数。
只是今天我们举目看全世界,就从经济看起吧!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中,香港、台湾以及新加坡都开出极好了的成绩,中国大陆更是从近乎废墟中快速建起,成为世界制造业的工厂,即使经过有心国家精心设计的世界金融风暴,在重创欧洲之后,中国大陆依然仍是世界重要经济龙头,并引动着亚洲经济的发展,使亚洲不因世界金融风暴而随之崩溃。
最近我们再看中国大陆的神州九号宇宙飞船升空,并完成太空接轨的精密太空工程,同时蛟龙潜水器则下到将近八千公尺的深海海沟,去作深海探测,这些自然科学、科技上的成就也是举世共认的伟大成就。
记得有几次在几个地方谈中华民族、文化的优秀性,与会者问说,中华民族真是一个优秀的民族吗?中华文化真的不会阻挡自然科学的发展吗?
我试着举例说:“近世一百多年来,是中华民族、文化最衰落的时期。也是中华民族最自我否定、自我伤害、缺乏自信的时期。我们真如西方近代大哲黑格尔所说的,我们真是处在民族、文化没落,近乎灭亡的阶段吗?”
但是就在这时候,世界最先进的文化、文明的发明、创造、制造中,不缺中国人的参与。譬如世界著名的美国航空制造公司--波音航空公司,他的第一架、第二架设计、规划的总工程师王助,就是中国人,他的基础教育是在中国学习的。美国波音航空工程公司说,“没有他,可能不会有波音公司”。
贝聿铭,近代世界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,他将传统中国文化中的元素,作为他建筑设计的元素与体材,一新西方建筑旧有的型制。
得诺贝尔物理奖的杨振宁,他曾亲口说:“他能进入,现代物理学的高度抽象世界,乃是受益于他年青时读了中国传统经典与诗歌,开展出他高度想象的能力,因此每次面对高能物理的抽象世界时,他都会借着这高度的想象力,进入那纯思维的物理世界”。他在台湾鼓励人们要多读、多理解传统经典与诗歌,开发自己想象的能力。
我们都知道计算机的发明,被誉为世界上第三次的工业革命,他几乎改变了当代的人类的生活,我请问与会者,知道真正的发明人是谁吗?真正的发明人据说名叫周文晋先生。他一直被隐藏着直到他去世后三年,美国才公布了这消息,这件事。而周文晋的弟弟周文中,则是名满天下的音乐家,因为他,将中国传统的音乐元素,注入西方音乐之中,他于是引领美国现代音乐,成为世界现代音乐的翘楚。他执领美国现代音乐之牛耳三十年。
近代世界,透过自然科学的研究,对生命世界也有划时代的进步。这甚至也可说是近来改变世界的关键事件之一。而这一研究的突破,在对生命细胞的解剖与组合的完成。而第一个真正完成这项研究的人,也是华裔科学家,周芷女士,他是在台湾受完基础教育,前往美国留学的学者。
我们如果再去搜寻,像这样投身于近代世界科学界的研究者,有成就的创造者,当然还不止这些。不过就这些,或已可说明中国人,就人种而言,并不太差。同时在这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中华民族与文化,也不会太差吧?
而后这一百多年来,中华民族在各种灾难中的表现,似乎又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再起、再生的力量,而这也就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特质,也是中华民族能从衰败中再起、再生的精神了。
是以中华民族可说是这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,中华文化,同样也是这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博大的文化。这“悠久”“博大”,是有深刻的含意的。同样也有事实的根据。
远自远古新石器时代,中华民族、不是单一民族,而散布在这古老的土地上的族群众多,就大族而言,有古氐羗族、古东夷族、古吴越族、古巴族、古蜀族、古苗族等;从古文献上看,有人就说尧是古羗族,舜是东夷族,近代地方考古人士,又有人说夏禹可能是古越族。而就文化系统言,出土的文化聚落有彭头山文化,有河姆渡文化,有仰韶文化,有磁山文化,有老官台文化,有北辛文化、有良渚文化、有红山文化,有龙山文化等等。根据考古资料,中国新石器时代遗留的文化聚落几近二千多个,星罗棋布的分散在大地的各处。我们再从中国最古的姓氏,也就是母系社会不同族群的族姓来看,有妫姓、姜姓、姚姓、姒姓、姬姓、嬴姓等等。也就是说至少到了五千年左右,黄河、长江上中下流已是邦国林立,族群繁盛的时代了。
只是中国没有用征服、杀戮、独占的手段消灭族群、一族独大。我们从古史传统上看黄帝、神农、蚩尤的一场战争,我们甚至也可说是一场文化的战争,一场生活方式的决定战争,古史上说:反对战争,黄帝崇尚衣冠,建立婚姻,开展交通,这是不是历史的事实,我们虽不确知,但这是古史上,大谈特谈的事;而这四件事,总括的说就是要大家相互往来,和平相处。是以尚书中说尧、舜之治天下,以「协和万邦」,「万邦和谐」为首要的工作。
孔子在论语中就说:“尧、舜能以礼让国”,能“让”,是中国人认为人脱开“生物本能”,“只求取自己生存”,“摆开生之恐惧”的开始,是人离开生物而真正成为人的开始。唯有“知让”、“能让”才可能有相互合作,共生、共荣的机会。不然人只会不断的征战,不断的相互消灭。
因此孟子说:“人之所以为人,在有仁心”,而“仁心”中“辞让”之心,是人性中最重要的心理意识之一。是以此下的庄子、老子谈“不争”,谈当能有所“避”,易经进一步说:“要能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”。甚至连讲战争哲学的孙子兵法:都不认为“百战百胜”是最高明的战法。战争中最重要的是“不待敌之不来,而在自己有所备”,换言之,也就是先求立于不败之地,而不是不断对外的攻击,此外就是有能力“不战而却人之兵”。
“和平共处、相互合作”自远古以来即成中华文化的精神,也是中华民族,相互自然融合的特征。
尤其是到了西周,周文王更提出了“爱与和平”作为政治的号召,“孝”-- 生命的延续与发展,作为各族群,也就是天下人门的共同生命理想。周武王、周公不止以此除去了好争伐的商纣,更以此理想落实在新的政治--封建制度上。他们将所有在历史上已被灭的部族重新建立、分封,使他们生命能继续发展;同时再以婚姻制度禁制同姓氏的族内婚制,而使异姓通婚,“所谓婚姻者合二姓之好”。达成天下一家的亲和关系。中国人到今天,大家虽然会分说,我是广东人,我是上海人,或是北京人,或是甘肃人、台湾人、香港人,哪怕是新加坡人,只要是华人,大家相聚,仍都有份同乡家人的热情。这也就是来自这份“和合性”的展现,中国远本是众多的族群,也就在此“和合性”中自然融合,成一家人。即使历史上有过争战,如匈奴与秦、与汉的战争。但当汉取得胜利,他将匈奴让近关内,同享汉人的文化与理想。以至匈奴也化为中华民族的族群。(这可真是人类史上的惊人之举)。不止如此即使后来的辽、金、西夏、元朝、清朝,各族群不也都成为中华民族的族群之一吗?
而这份“和合性”的大前提,就是在对“生”、对“生命”的肯定。古老的中国,远从远古时代,就因地域、地理环境成为世界最古老的农业社会,如西北西安大地湾北方作农作物的考古发现,时间大约一万至八千年前后;南方湖南澧县,以至浙江河姆度的稻米农作,时间也都在一万二千年到八千年左右。中国可说是世界最早、最大,也最成熟的农业社会及国家。而中国远古人们在这农业生产的生命经验中,看到了生命的发展,感受到生命、是以在甲骨文中他们以“蒂”,“花蒂”的“蒂”,作为生命之始,也作为上帝的“帝”,换言之,“上帝”就是“生命”的本身。
前些时从新闻报导,好像美国的前总统克林顿,及其妻子、现任的美国国务卿曾写一份报告,说中国人没有宗教及信仰,是个可怕的民族,因他们没有“上帝”、“没有底线”。
其实中国人有宗教、有信仰。中国人的宗教与信仰,在“生”。所谓的“天地之大德日生”。也就是说这天地宇宙最伟大的创作、最伟大的德行表现,就是创造了“生命”。中国没有大印欧民族认为有个“创造神”。他创造了世界、创造了人、创造了生命。他是这世界的唯一、是天地万物中绝对的最高主宰。当然他也是这世界唯一、绝对的意志。凡不同于他的,就是“错误”!而这也就是世界凡有绝对“创造神”信仰的地区,就不容易族群融合,而争战不停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中国的宗教信仰,不在“创造神”,而在生命的本身。至于生命,由谁创造,远古时代,中国人就说:“那是自然的演化”。老子甚至说,“道在帝先”,也就是说:“道在上帝之前”,质言之,就是“有道才有上帝”、“上帝也因道而有”。
“生”,“生命”,是中国人的宗教信仰,中国人肯定活着。认为「活着」就是件好事。是以中国崇尚天地,因天地是生命之源。而人要与“天地合一”,并认为人的生命最高境界就是“天人合一”的境界。
因此中国人也崇尚祖先,因祖先是人的“生命之始”,中国人以感恩的心,祭拜先人,同时也认为每一个人的生命是包含过去的先人、现在的个人,未来的子孙。“生命”不是一个绝然孤独的单一个体,生命是丰富而饱满,充实而有发展和创造的可能的。
因此中国人也以感恩的心对待山川、自然,因他们也是生命的助成者。凡是“有利于生”,有利于人类大群好好活下去的,中国都封之以为“神”,中国的神是人封的。是人认定的,不论是自然,还是“人”,因此如神农,如关公,如妈祖,在台湾还有“保生大帝”、“开漳圣王”,以及许多对地方有贡献、有功德的人,都被封为神。今天西方世界的发明大师爱迪生、大物理学家艾因斯坦,将来很可能也会被中国人封为神,因他们对人类的生命有了贡献,或者他们也会被尊为圣贤。如孔子、孟子、庄子、老子,释迦牟尼,历代的大学者一样,因他们开人的心智。
中国人认为一切的“善”、与“不善”,“公平与正义”的准则,就在“生”;所有的“美”与“不美”;“真与不真”的准则也在“生”;在其是否“有利于生”,“有利于大生”,“有利于天地自然、人群的大生”上。中国人以“生”,以“有利于生”,“有利于大生”为底线,这是不可违背的。因此种族、民族的区别不在血统、血缘,而在于“生”,这“生生”的理念上。是以中国历史上能融合各类人种,化为中华民族,中华民族因此不断扩大,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与创造力,而中华文化又因此而绵延不绝,并历久而弥新。而这也就是中华文化,中华民族能渊源长久的原因。
“生”与“生生”也就是中华民族与文化的根本精神所在。而展现这“生”,“生生”以及“和合性”的行为就是“德行”,也就是传统中国所谓的“道德”。
传统中国的道德,不是教条,不是法律,不是桎梏人性的规范。而是人对人适当“爱”与“尊重”的表达。所谓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,“唯仁者能好人,能恶人”。古人以人的生命经验而言,唯有“爱”与“尊重”,人才能和平、和谐的相处,才能共生、共存、共荣。而这是“人性”,不是“生物性”、“动物性”。“道德”乃是“适当的爱”,正确“对人对事物的尊重”的指标。“道德”其实也是“适当的爱和尊重”的教育。而这也是中华文化的精神所在,也是中华民族在实际生活中展现生之实践力的表现。这种来自“人性的道德”是“先天的”,诗经上说:“天生蒸民,有物有则。民之秉彝,好是懿德”。而这也是“性善之本”,是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所在。
只是近代中国在历史的曲折中,似乎远离了中华文化与民族的精神。我们曾说过,近代国学大师钱宾四先生说:“文化是民族的精神,没有文化,就没有民族。而没有民族,文化无以发扬。”为此我们当加强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育。
如何加强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育呢?
(1)从清朝以来,满清在部族政治的需要下,对中华文化的认识,中华传统学术的发展,中华历史的解释有限制、有误导。以至使中国人愚弱不明,唯利是图。孙中山先生曾着「心理建设」一书,并在三民主义民族主义中呼吁恢复民族智能,其观点和主张,其实也就是针对这历史的问题而说的。我们今天如何在当今的历史条件下,再认识,再反省,以求民族的自觉,自省。
(2)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,清末以至新文化运动,知识分子对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有相当程度的误解。因此整个社会至今对中华文化与民族仍未有信心,并近乎无条件的接受西方文化。今天我们距清末、民初已有一百多年,我们如何对自身的文化与民族再做了解与确定。同时也可以深入西方文化做本质性的了解。这包括应该对「民主」与「科学」再做更深入、更清晰的探讨与分析,以助社会大众的认识与了解。
以上是从中华文化,中华民族的再认识的入手方法。
而再认识中华文化、中华民族以及西方文化,又得从教育入手:
(1)对中华文化、中华民族的再认识,甚至对西方的再认识,唯有从教育入手。今天我们如何透过媒体推动社会大众教育。教导大众再认识自身的文化与民族特性。同时也藉此方式唤醒人们潜藏于心的民族情怀,与文化精神─那生生的力量;那对生命的关怀;还有对和平、幸福人生的向往与追求。如此民众才会自然展现了生活智能与生活道德力。
(2)如何设计、规划适当课程,然后透过学校教育,从小学、中学、大学,建立健康及正确认识传统民族精神及文化理想的管道。而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中,使青年、少年,对民族有自信,对文化有正确的认识,这才能奠定他们有发扬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能力与爱国的热诚。
(3)重新整理编纂中华文史教材,使学习者看得见、感受得到中华民族所以能大、所以能久的再生的创造力。
(4)培养优良的各级中华文化的文、史、哲教师。使他们有能力担负起中华文化,民族精神的传承和教导学生的学养与品德。让教师明白宋儒张载所说的:「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如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」,这是中华民族与文化能生生不息的重要理想与观念,而这也是教师的责任。
(5)培养学生认识什么是“道德”?如此学生才会有道德的认知力、判断力与坚持力,人们才会有“道德”可言,社会才能具有道德力。
[责任编辑:普燕]